微小病变肾病虽然好治疗,尿毒症概率lt
肾小球微小病变,通称微小病变,是肾小球疾病的一种亚型。其特征在于肾小球滤过膜轻微出现异常,通常不伴随明显的炎症或明显的组织损伤。
与其他肾病相比,微小病变病情较为温和,且发展成为尿毒症的概率非常低,一般低于5%。这种特性使微小病变成为一类相对较容易治疗的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它的特点是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电镜下可见足细胞融合。它是儿童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类型,占80%左右,成人则占10%左右。
微小病变肾都有哪些临床特征?微小病变的临床特征通常较轻微,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和轻度水肿。
1.蛋白尿:微小病变肾病的典型表现之一是蛋白尿,通常是非肾性蛋白尿,即轻至中度蛋白尿。蛋白尿量一般在1-3克/24小时,通常是轻度的,并非严重的大量蛋白尿。
2.血尿:血尿是微小病变肾病常见表现,可分为镜下血尿(尿液正常,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和肉眼血尿(尿液呈明显红色或棕色)。镜下血尿通常由轻微肾小球损伤引起,肉眼血尿可能突然出现但不持续很久。
3.水肿:轻度水肿是微小病变肾病患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水肿主要表现在眼睑、面部和下肢,程度较轻,通常不伴有明显的呼吸急促或心功能不全。
4.高血压: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至中度的高血压。高血压可能与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肾功能受损及液体潴留有关。
5.其他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疲劳、腰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不明显或不引起患者明显不适。
总体来说,微小病变肾病的临床特征相对较轻,大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明显症状但发现尿检异常的患者,及时进行肾脏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为什么说微小病变型肾病好治疗呢?
微小病变型肾病是比较好治疗的一类肾病,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T淋巴细胞异常分泌一种可溶性因子有关,这种因子可以损伤足细胞,导致蛋白尿。
因此,使用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这种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足细胞的功能,降低蛋白尿,缓解肾病综合征。
2、微小病变型肾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很高,大多数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1-2周内即可起效,4-6周内可达到完全缓解。
3、微小病变型肾病的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一项对成人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10年生存率为95%,20年生存率为90%,10年无终末期肾脏疾病率为97%,20年无终末期肾脏疾病率为94%。
如何预防微小病变进展为尿毒症?关键在于这1点虽然微小病变好治疗,但是一点都不耽误它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到预后、以及减少对肾脏的伤害。
剩余43%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上一篇文章: 肾病相关研究最新进展2022年9月
- 下一篇文章: 小儿肾病综合征病因大起底,家长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