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降尿蛋白并不能高枕无忧,患者应如

时间:2024/6/3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是暴风雨的前兆。

患者常由于尿中泡沫增多、尿量增多/减少等尿液异常而检查出“+”号,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15克,则更确定尿蛋白已超标,表面上看来健康的肾脏可能已经“未老先衰”甚至满目疮痍。蛋白尿长时间大量漏出,还可伴有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预示着肾病进展加速。

一旦出现蛋白尿,我们就应该及时进行药物治疗,遏制肾病的恶化,避免尿毒症的来临。

先来说说和激素(免疫抑制剂)“难舍难分”的3类肾病患者:

外向个性的激素常做“男1号”,在长达近70年的时间里始终活力四射,凭借其“降蛋白显著”的个性在肾病的治疗上做出了不少贡献;免疫抑制剂则是“女1号”,常常配合激素打造更好的治疗效果。医生这位“经纪人”,则负责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形象管理”和“外交”,让2位恰当规范地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规避或减少不良反应,并和这3类重要人士搞好关系。

①病情危急的肾病患者

比如狼疮肾炎活动期、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病、急进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IgA肾病2-4级、急性肾衰竭患者,往往蛋白尿、水肿比较严重,部分患者的肾功能会在短期内急剧下降,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及时准确使用,能够快速控制住病情,避免失控加速进入尿毒症,患者依从性也往往较好。

②使用激素效果明显的肾病患者

比如患有微小病变型肾病、IgA肾病等的肾病患者,单用激素的降尿蛋白效果就很不错,必要时也可以加用免疫抑制剂,而且肾病患者很难离开激素,需要缓慢减量并长时间维持激素用药,能够长期“合作”。

③用激素时机已到的肾病患者

一般尿蛋白定量低于1克时无需激素,而是使用副作用小的沙坦、普利药;而IgA肾病、肾炎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仍高于1g,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定量超过3.5g,膜性肾病超过4g等的肾病患者,往往需要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激素降尿蛋白就“高枕无忧”了?错!

激素依赖一停药就复发的、激素抵抗服用激素无效的、对激素耐受性差承受不住副作用的……这些人总不能躲到墙角哭去吧。

因此,中医中药也逐渐进入了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包括用于抵消/降低激素的部分副作用;改善患者的肾脏微循环,从而增强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有效增大尿蛋白的缓解率;口服中药及熏蒸等方法还能给肾脏创造一个好的休养环境,更根本地减少尿蛋白的漏出,患者不用一味地信奉西医或者中医,2者兼用降蛋白结果往往能出乎意料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转载注明  http://www.scgyw.com/yfhl/1416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肾病综合征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