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秘诀,认真你就输了

时间:2024/12/14来源:并发病症 作者:佚名 点击:

着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物质的富足,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很多疾病的高发和年轻化。图片来源网络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等,成了这几代人轻易就能收到的生命威胁。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发达,消息的传输也是飞快。由于很多疾病的频发,和人们对健康优质生活的追求,各种养生产业也是遍地开花。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图片来源网络在各种信息资料和道听途说中,“不吃肉只吃素”成了很多长辈们的“养生”选择,但是“只吃素,不吃肉”对身体真的好吗?图片来源网络如果一直不吃肉会怎么样?不吃肉,降血脂?其实是个误会。很多人认为血脂高,就是由于吃肉导致的,那不吃肉血脂自然就不会高了。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这个逻辑只是听起来有道理而已。其实适当吃肉,并不会升高血脂。图片来源网络一般我们说的高血脂,指的就是血液里两种「脂」偏高,一种是甘油三酯,一种是胆固醇。能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的因素很多,常见的一些代谢性疾病。有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可以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而引起甘油三酯的增高。所以单纯不吃肉并不能改变这些关键的因素。图片来源网络再说胆固醇。我们经常会听人们说少吃点肉吧,胆固醇会升高。实际上胆固醇跟甘油三酯有点像,大约70%~80%是肝脏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来自饮食。所以,适量吃肉,一般不会导致血脂升高。图片来源网络相反,完全不吃肉,反而有危害有些老年人会受一些「素食养生」的影响,不仅不吃肉,甚至蛋奶都去掉。认为这些也是导致胆固醇增高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吸收功能会随之衰弱,如果长时间只吃素,没有优质蛋白的补充,会很容易出现其他严重问题。图片来源网络贫血动物瘦肉和血液、肝脏是铁元素的良好来源,动物性食物铁的利用率高达30%,可以说是平常生活中铁元素的大部分来源。植物性食物不仅含铁少,利用率仅为5%左右,所以长期素食者不吃肉的人容易缺铁,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贫血患病率为12.5%,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贫血率为17.7%。图片来源网络这个发生率,已经比糖尿病之类的常见病(约8.8%)还要高出不少。由于机体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合成也会相应减少,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当身体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无法合成,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无法正常携带携带氧气,人体无法获得足够氧气,便会出现乏力、气短等贫血表现。久而久之心脏供血不足,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肌少症肌少症也叫肌肉减少症,是指因衰老导致的骨骼肌质量下降和肌力减退。据统计小于70岁的人群中,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还不到20%,到了70~80岁,发生率就已经达到了30%,而超过80岁,这一情况更是达到了近五成的比例。图片来源网络其实大约从40岁起,骨骼肌就开始衰老,数量和质量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到了70岁以上更是翻倍增长。肌少症的老人外表看着比较瘦,很多人还以为是健康的表现,以为是传说中的「有钱难买老来瘦」。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种情况实际上潜在危险特别大,若肌少症发展到一定程度,肌肉力量严重下降,跌倒、骨折、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发生率都会随之大大增加。图片来源网络蛋白质是人体生命物质的组成材料。动物性食物更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只吃素会造成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有效预防并缓解肌肉减少。营养失衡长期吃素,没有荤类食品,也没有蛋类和奶类制品的摄入,容易导致一些营养物质的缺失,比如缺乏优质蛋白质,缺乏铁、锌、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是必需的物质。植物性食物中几乎没有维生素,长期全素食容易缺乏这些营养素。长期吃素会令体内缺乏蛋白质、铁、锌等,造成营养失衡。会导致其他并发症。图片来源网络我国老年人膳食指南()明确指出: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缓肌肉衰减对维持老年人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极为重要。延缓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就是吃动结合,即一放面要增加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另一方面要进行有氧运动和适当的抗阻运动。同时我国老年人膳食指南()还强调:老年人胖瘦要适当,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所以不应过度苛求减重“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传统观点必须要纠正。图片来源网络所以相比于不吃肉,学会正确吃肉,才是改善长辈健康的关键。记得提醒爸妈和长辈不吃肉只吃素,不是好事不吃肉只吃素,也要讲究科学。一旦被误导,最大的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和长辈。提倡吃素,希望饮食健康,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完全理解。但盲目追求无肉素食,甚至达到「肉蛋奶」一律不吃、也不补充必要营养的程度,不仅不养生,还可能造成很多严重问题。为了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提醒他们:正确吃点肉,才对身体好。

转载注明  http://www.scgyw.com/bfbz/1460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肾病综合征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